中和典雅端庄俊逸 ——记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

2018/2/27

 为筹办第二十届潍坊国际风筝会“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,”我专程赴京拜访了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。刘先生温文谦和,言谈风趣。观其书布局和谐,结体严谨,中和典雅, 端庄俊逸,真乃字如其人。先生人品修养与书艺水平完美统一,达到了“中和美”的至高境界。
  刘先生,字树 ,号海村,室署瑞德草堂。祖籍天津市武清县海自洼村,1937年8月生于上海市,后随父母寓居北京东花市。父英年早逝,1942年随母移居故里。先生家学渊远,幼承母训,临帖习书,从魏碑唐楷入手,11岁即名播乡里。读私塾时,塾师儒学知识和楷书功底都很深厚,然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杨巨仁和崔世廉。先生谈及此还动情地说“二位都有雄厚的孔学基础和楷书功力,我很幸运先后承蒙他们的教诲,从小喜欢上古文诗词和书法。”应该说,从那时起儒家思想的“中和”之美,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。先生青年时已文采拔萃,书法超俗,19岁即为中国书法研究社最年轻的社员,蜚声海外。
  刘先生1962年夏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山水画本科,师从白雪石、董寿平、张安治、溥松窗诸师,系统接受了中国传统美术教育。他的山水画朴茂纯厚,传神超物,深得恩师赏识。他画山水自题诗文,平仄有章,动情有律,情景交融,相互映辉。他13年前在一幅山水画上题诗云:“山上幽居白日暇,云中出没似仙家。烟波浩渺岚光远,异景奇观天际崖。”由此,可窥一斑。
  刘先生毕业后,供职北京故宫博物院,一直从事古书画国家一级藏品的临摹、复制、修复和研究。遍临名家真迹,尤对“华山”、“乙瑛”、“张迁”、“石门颂”等碑帖情有独钟,临摹不辍,百习不厌,手摹心追,倾注了全部的爱恋,深得汉隶之神韵。他数十年如一日,每天清晨闻鸡起舞,悬腕临帖,夜晚则一灯莹然,攻读诗文书论。特别是在“十年动乱”期间,备受贫、劳、饿之折磨,矢志不移,孜孜书法艺术的创作与研究。1957 年他在石家庄市“五七”干校“洗脑”,麦收季节,他主动要求看麦场,靠在麦垛上,在空中用手笔划着练字,自曰为“书空”。晚上则在蚊帐中看《草字汇》,息灯后,在肚皮上练字,及此有诗为证“蚊帐里偷读,熄灯写肚皮。庶手三百草,梦里复依稀。”
  刘先生重视传统,强调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。他说:“书法家在治学中,要承前启后,有所建树。继承是前提,没有继承,便是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创新是目的,没有创新,就没有发展,是作茧自缚,囿作书奴。‘入碑入帖’与‘出碑入帖’,就是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。”针对时下书界一些人不习楷,就写行草的现象,他十分中肯的批评说:“有些没有下过楷书功夫的人,也在社会上闹腾,甚至还混得不错。我不同意如此治学,这种做法明显不扎实。一旦需写楷时,硬着头皮,厚着脸皮也写了,也不怕别人撇嘴、数落。 所以我主张学书之人,应先在楷上下功夫,特别是写了‘自由体’的人,更需补上楷书这一课,只有好处。因为楷书是庄重严肃的书法艺术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刘先生强调笔墨当随时代,与时俱进,才更有艺术的生命力。他说 :“秦篆、汉隶、晋字,唐楷之体经年不衰,就是因为它代表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和精神风貌。今天的时代精神,既不是古人的翻版,又不是摹仿域外的皮毛。要创建一种精神焕发的书风,力求真、善、美,给人以奋进的力量。”
  刘先生认为中国书坛的多元代,值得提倡,但更要突出主旋律,坚持正确的艺术导向。对不正经写字,排斥压制传统书风,以“狂、怪、丑、野”为时尚的现象提出了批评,认为这是“置民族欣赏习惯和人文传统于不顾,成了艺术上的‘邪教’。”
  刘先生重书德,主张“艺术之道德行为先。”他常书“厚德载物”、“德能载福”、“唯善为宝”“功崇惟至”等名言,启示世人。他提倡书法艺术界要相互尊重,相互学习,扶植新人,推出新人,甘为人梯。他已为书界巨匠,始终不忘恩师,常常探望,慷慨资助。三年前,他得知他的一位小学生老师得膀胱癌无钱医治,立即把他送进医院,予付三万元押金,至去世,先后付出7万多元。他捐赠50万元,在家乡以恩师何二水的名讳设立了“何二水教育文化奖励基金”,以示对恩师的怀念。他热心公益事业,多次为教育、赈灾、慈善机构捐款130余万元。
  刘先生在书法艺术领域颇有建树,独领风骚。他著书立书成绩斐然,自1972年以来,出版书法艺术刊物20余种,发行量200万册以上,堪称“丰收艺术家”。1979年,“刘体隶书”就被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的照像制版厂制作了7000家的字模,后被输入电脑,直接影响着海内外成千上万的书法爱好者。先生的大作,大至“北京市百货大楼”牌扁,小至“北京市户口薄”,远至“中国南极长城站”大铜牌,广至为海内外书写的牌匾、碑刻、报刊题词,赠送国内外要人的书作,数不胜数。谈及刘先生书法艺术的成功之道,中国书协主席沈鹏曾言:“炳森书法作品特点的形成,除了他个人学养、气质等原因之外,我认为还有两个因素:一是他长期在文化部门任职,观摩、临摹古字画,日夕与古人游。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一贯热心普及工作,长期从事教学,辅导青年,编写教材,不遗余力。”沈老的话讲的恰如其分。刘先生学识渊博,赋文作诗、音乐、体育、摄影无所不好。“书画同源,艺术相通”,他将各门艺术融汇贯通,进而悟出书法艺术之真谛。
  刘先生兼擅各种书体,尤以楷隶见长。楷书奇伟道峻,庄重笃实;隶书端庄典雅,凝炼俊逸,独具风貌,驰誉书界。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称道:“炳森隶书规矩严然,而又清灵飞动。既有古源宗法,又有灵犀独慧。”著名画家范曾先生评其书说:“线条凝重,仪表潇洒,透露出清逸俊秀的风神,”“已达‘神秀’之境。”现就刘先生书裴秀才诗“归山深浅去,须尽丘壑美。莫学武陵人,暂游桃源里”,与大家共赏之。裴秀才乃裴迪,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,关中(今陕西)人,与王维友善,同居终南山, 弹琴赋诗,啸咏终日。此幅书作,既得汉碑“华山”之壮伟,又得“乙瑛”之谨严,既有“张迁”之雄健,又有“石门颂”之超逸。结体严谨,间架优美,笔画粗细相间,笔画少的字写的粗重,如“山”、“人”、“丘”、“去”等,笔画多的相对轻细,如“浅”、“尽”、“里”等。每个字根据其结构的不同,笔势斜正互为照应,避让,通篇字字跌宕多姿,变化生新。“深”、“浅”、“源”三个相同偏旁,互不雷同,各有新意。行笔方圆并举,中侧锋并用,灵活多变,收到了雄强朴茂的艺术效果。刘先生“一波三折”的用笔方法,是他潜心研究,为求厚求涩的艺术效果多年磨砺而成,独具一种矫健执拗的意味。他写的点、竖、波磔,奇出多变,时而笔细墨轻,时而笔粗墨浓,逞其刚劲挺拔之势,显其古朴自然之姿,一字数笔,体态各异,各臻其妙。道篇布局和谐,疏朗明快,字与字之间,行与行之间,留有充分的间隔,收到了空旷舒展的艺术效果。
  “中和”之美,是儒家艺术美的审美规范和要求,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,”要求艺术做到不偏不倚,不激不励,一切美好形式必须和谐统一,所表现的是一种带理性、有节制、能被社会所接受的艺术情趣。刘先生正是走的这么一条艺术之路,他尊重民族欣赏习惯,在继承优秀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,力求探索时代风貌,逐渐形成了个人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,路子越走越宽,受到世人尊崇。  
 
  刘先生,字树 ,号海村,室署瑞德草堂。祖籍天津市武清县海自洼村,1937年8月生于上海市,后随父母寓居北京东花市。父英年早逝,1942年随母移居故里。先生家学渊远,幼承母训,临帖习书,从魏碑唐楷入手,11岁即名播乡里。读私塾时,塾师儒学知识和楷书功底都很深厚,然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杨巨仁和崔世廉。先生谈及此还动情地说“二位都有雄厚的孔学基础和楷书功力,我很幸运先后承蒙他们的教诲,从小喜欢上古文诗词和书法。”应该说,从那时起儒家思想的“中和”之美,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。先生青年时已文采拔萃,书法超俗,19岁即为中国书法研究社最年轻的社员,蜚声海外。  刘先生1962年夏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山水画本科,师从白雪石、董寿平、张安治、溥松窗诸师,系统接受了中国传统美术教育。他的山水画朴茂纯厚,传神超物,深得恩师赏识。他画山水自题诗文,平仄有章,动情有律,情景交融,相互映辉。他13年前在一幅山水画上题诗云:“山上幽居白日暇,云中出没似仙家。烟波浩渺岚光远,异景奇观天际崖。”由此,可窥一斑。  刘先生毕业后,供职北京故宫博物院,一直从事古书画国家一级藏品的临摹、复制、修复和研究。遍临名家真迹,尤对“华山”、“乙瑛”、“张迁”、“石门颂”等碑帖情有独钟,临摹不辍,百习不厌,手摹心追,倾注了全部的爱恋,深得汉隶之神韵。他数十年如一日,每天清晨闻鸡起舞,悬腕临帖,夜晚则一灯莹然,攻读诗文书论。特别是在“十年动乱”期间,备受贫、劳、饿之折磨,矢志不移,孜孜书法艺术的创作与研究。1957 年他在石家庄市“五七”干校“洗脑”,麦收季节,他主动要求看麦场,靠在麦垛上,在空中用手笔划着练字,自曰为“书空”。晚上则在蚊帐中看《草字汇》,息灯后,在肚皮上练字,及此有诗为证“蚊帐里偷读,熄灯写肚皮。庶手三百草,梦里复依稀。”  刘先生重视传统,强调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。他说:“书法家在治学中,要承前启后,有所建树。继承是前提,没有继承,便是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创新是目的,没有创新,就没有发展,是作茧自缚,囿作书奴。‘入碑入帖’与‘出碑入帖’,就是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。”针对时下书界一些人不习楷,就写行草的现象,他十分中肯的批评说:“有些没有下过楷书功夫的人,也在社会上闹腾,甚至还混得不错。我不同意如此治学,这种做法明显不扎实。一旦需写楷时,硬着头皮,厚着脸皮也写了,也不怕别人撇嘴、数落。 所以我主张学书之人,应先在楷上下功夫,特别是写了‘自由体’的人,更需补上楷书这一课,只有好处。因为楷书是庄重严肃的书法艺术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刘先生强调笔墨当随时代,与时俱进,才更有艺术的生命力。他说 :“秦篆、汉隶、晋字,唐楷之体经年不衰,就是因为它代表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和精神风貌。今天的时代精神,既不是古人的翻版,又不是摹仿域外的皮毛。要创建一种精神焕发的书风,力求真、善、美,给人以奋进的力量。”  刘先生认为中国书坛的多元代,值得提倡,但更要突出主旋律,坚持正确的艺术导向。对不正经写字,排斥压制传统书风,以“狂、怪、丑、野”为时尚的现象提出了批评,认为这是“置民族欣赏习惯和人文传统于不顾,成了艺术上的‘邪教’。”  刘先生重书德,主张“艺术之道德行为先。”他常书“厚德载物”、“德能载福”、“唯善为宝”“功崇惟至”等名言,启示世人。他提倡书法艺术界要相互尊重,相互学习,扶植新人,推出新人,甘为人梯。他已为书界巨匠,始终不忘恩师,常常探望,慷慨资助。三年前,他得知他的一位小学生老师得膀胱癌无钱医治,立即把他送进医院,予付三万元押金,至去世,先后付出7万多元。他捐赠50万元,在家乡以恩师何二水的名讳设立了“何二水教育文化奖励基金”,以示对恩师的怀念。他热心公益事业,多次为教育、赈灾、慈善机构捐款130余万元。  刘先生在书法艺术领域颇有建树,独领风骚。他著书立书成绩斐然,自1972年以来,出版书法艺术刊物20余种,发行量200万册以上,堪称“丰收艺术家”。1979年,“刘体隶书”就被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的照像制版厂制作了7000家的字模,后被输入电脑,直接影响着海内外成千上万的书法爱好者。先生的大作,大至“北京市百货大楼”牌扁,小至“北京市户口薄”,远至“中国南极长城站”大铜牌,广至为海内外书写的牌匾、碑刻、报刊题词,赠送国内外要人的书作,数不胜数。谈及刘先生书法艺术的成功之道,中国书协主席沈鹏曾言:“炳森书法作品特点的形成,除了他个人学养、气质等原因之外,我认为还有两个因素:一是他长期在文化部门任职,观摩、临摹古字画,日夕与古人游。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一贯热心普及工作,长期从事教学,辅导青年,编写教材,不遗余力。”沈老的话讲的恰如其分。刘先生学识渊博,赋文作诗、音乐、体育、摄影无所不好。“书画同源,艺术相通”,他将各门艺术融汇贯通,进而悟出书法艺术之真谛。  刘先生兼擅各种书体,尤以楷隶见长。楷书奇伟道峻,庄重笃实;隶书端庄典雅,凝炼俊逸,独具风貌,驰誉书界。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称道:“炳森隶书规矩严然,而又清灵飞动。既有古源宗法,又有灵犀独慧。”著名画家范曾先生评其书说:“线条凝重,仪表潇洒,透露出清逸俊秀的风神,”“已达‘神秀’之境。”现就刘先生书裴秀才诗“归山深浅去,须尽丘壑美。莫学武陵人,暂游桃源里”,与大家共赏之。裴秀才乃裴迪,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,关中(今陕西)人,与王维友善,同居终南山, 弹琴赋诗,啸咏终日。此幅书作,既得汉碑“华山”之壮伟,又得“乙瑛”之谨严,既有“张迁”之雄健,又有“石门颂”之超逸。结体严谨,间架优美,笔画粗细相间,笔画少的字写的粗重,如“山”、“人”、“丘”、“去”等,笔画多的相对轻细,如“浅”、“尽”、“里”等。每个字根据其结构的不同,笔势斜正互为照应,避让,通篇字字跌宕多姿,变化生新。“深”、“浅”、“源”三个相同偏旁,互不雷同,各有新意。行笔方圆并举,中侧锋并用,灵活多变,收到了雄强朴茂的艺术效果。刘先生“一波三折”的用笔方法,是他潜心研究,为求厚求涩的艺术效果多年磨砺而成,独具一种矫健执拗的意味。他写的点、竖、波磔,奇出多变,时而笔细墨轻,时而笔粗墨浓,逞其刚劲挺拔之势,显其古朴自然之姿,一字数笔,体态各异,各臻其妙。道篇布局和谐,疏朗明快,字与字之间,行与行之间,留有充分的间隔,收到了空旷舒展的艺术效果。  “中和”之美,是儒家艺术美的审美规范和要求,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,”要求艺术做到不偏不倚,不激不励,一切美好形式必须和谐统一,所表现的是一种带理性、有节制、能被社会所接受的艺术情趣。刘先生正是走的这么一条艺术之路,他尊重民族欣赏习惯,在继承优秀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,力求探索时代风貌,逐渐形成了个人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,路子越走越宽,受到世人尊崇。  
 
下一篇:美术进入新传统主义时代于志学访谈录
上一篇:书法古典艺术崇高存在:沈鹏访谈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